分类 |
项目 |
指标 |
临床意义 |
价格 |
血常规 |
血常规 |
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比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淋巴细胞百分比、中间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绝对值、中间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
通过血常规检查发现血液方面的问题,评价骨髓功能,有助于临床急慢性感染,病毒性疾病的判断;有助于了解有无贫血及贫血分类;有助于出血性疾病的诊断等 |
20 |
肝功能 |
肝功十三项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总胆汁酸、胆碱酯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比值 |
ALT、 AST、GGT等主要存在于肝胆心脑肾组织细胞内,肝细胞损伤越大ALT、 AST、GGT就越高。急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胆管炎等疾病均可引起ALT、 AST、GGT等升高。 |
165 |
肝功十一项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比值 |
|
115 |
肝功一项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
了解肝脏功能状况。ALT主要存在于肝心脑肾组织细胞内,肝细胞损伤越大ALT就越高。急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等疾病均可引起ALT升高。 |
11 |
肝功两项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
可较好地了解肝脏功能状况。ALT、 AST主要存在于肝心脑肾组织细胞内,肝细胞损伤越大ALT、 AST就越高。急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等疾病均可引起ALT、 AST升高。 |
21 |
肝功三项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移酶 |
ALT、 AST、GGT等主要存在于肝胆心脑肾组织细胞内,肝细胞损伤越大ALT、 AST、GGT就越高。急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胆管炎等疾病均可引起ALT、 AST、GGT等升高。 |
35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
了解肝脏功能状况。ALT主要存在于肝心脑肾组织细胞内,肝细胞损伤越大ALT就越高。急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等疾病均可引起ALT升高。 |
11 |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
了解肝脏功能状况。AST主要存在于肝心脑肾组织细胞内,肝细胞损伤越大AST就越高。急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等疾病均可引起AST升高。 |
11 |
γ- 谷氨酰转移酶(GGT) |
γ-谷氨酰转移酶 |
了解肝脏功能状况。GGT主要存在于肝心脑肾组织细胞内,肝细胞损伤越大GGT就越高。急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等疾病均可引起GGT升高。 |
16 |
碱性磷酸酶(ALP) |
碱性磷酸酶 |
为肝病的常用检查指标之一;胆道疾病可因生成增加、排泄障碍而升高。 |
16 |
总胆汁酸(TBA) |
总胆汁酸 |
血清总胆汁酸是肝脏分泌到胆汁中最多的有机酸,肝功能受损时,胆汁酸代谢发生了变化,血中总胆汁酸很易升高,因此总胆汁酸是肝实质性损伤的灵敏指标。 |
32 |
胆碱酯酶(CHE) |
胆碱酯酶 |
胆碱酯酶 (CHE)主要用于诊断肝脏疾病和有机磷中毒等;并用于恶性肿瘤筛查与营养不良、肥胖、脂肪肝、甲亢等疾病检查。 |
21 |
胆红素三项 |
总胆红素 |
胆红素系列检查可反映肝胆系疾病及鉴别溶血性疾病。 |
42 |
血清蛋白四项 |
总蛋白 |
通过总蛋白、白蛋白检测,了解体内蛋白质代谢的一般情况,对肝肾损害及多发性骨髓瘤等有一定的诊断和鉴别意义。 常用于检测慢性肝损伤,可反映肝实质细胞储备功能。 |
21 |
电解质 |
电解质三项 |
血清钙、血清磷、血清镁 |
有助于了解肾、甲状腺、甲状旁腺功能,某些代谢性、肾上腺、肝脏疾病及药物应用的影响。 |
32 |
血清镁 |
血清镁 |
有助于了解肾、甲状腺、甲状旁腺功能,某些代谢性、肾上腺、肝脏疾病及药物应用的影响。 |
11 |
血清钙 |
血清钙 |
了解血液中钙的含量,及了解甲状旁腺功能;对一些钙代谢紊乱疾病如一些癌症、肾疾、消化道疾病等有助诊断。 |
11 |
血清磷 |
血清磷 |
有助于了解糖尿病、甲状旁腺功能、肾功能、肾小管、消化道疾病及某些代谢性疾病、骨病等。 |
11 |
血清钾 |
血清钾 |
|
11 |
血清钠 |
血清钠 |
|
11 |
血清氯 |
血清氯 |
|
11 |
同型半胱氨酸(Hcy) |
同型半胱氨酸 |
同型半胱氨酸 |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为蛋氨酸代谢过程中重要中间产物。目前认为高Hcy血症是体内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的敏感指标,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是一种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指标,同型半胱氨酸高提示容易出现脑梗塞、脑出血、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 |
220 |
血脂 |
血脂两项 |
总胆固醇、甘油三酯 |
测定血清中血脂含量,它们的增高或降低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很大的关系。用于评价受检者的脂肪代谢水平。 |
32 |
血脂四项 |
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监测血脂四项可以了解脂肪代谢情况,是判断心脑血管疾病及其预后的重要指标。 |
84 |
血脂七项 |
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脂蛋白(a) |
测定血清中血脂含量,它们的增高或降低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很大的关系。用于评价受检者的脂肪代谢水平,血脂代谢紊乱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危险性预测和营养学评价 。 |
315 |
总胆固醇(TC) |
总胆固醇 |
|
16 |
甘油三酯(TG) |
甘油三酯 |
|
16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
26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
26 |
载脂蛋白A1(Apo-A1) |
载脂蛋白A1 |
|
63 |
载脂蛋白B(Apo-B) |
载脂蛋白B |
|
63 |
脂蛋白(a)【LP(a)】 |
脂蛋白(a) |
|
105 |
血糖 |
空腹血糖(FBG) |
空腹血糖 |
评价人体空腹状态下糖代谢是否正常,评估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是否达标。空腹血糖是诊断糖代谢紊乱的最常用和最重要指标。 |
16 |
餐后2小时血糖 |
餐后2小时血糖 |
|
20 |
肾功能 |
肾功能一项 |
肌酐 |
用于肾功能评价,测定肾功能损害程度及估计预后。 |
16 |
肾功能两项 |
尿素、肌酐 |
用于肾功能评价,测定肾功能损害程度及估计预后。 |
32 |
肾功能三项 |
尿素、肌酐、尿酸 |
用于肾功能评价,测定肾功能损害程度及估计预后;血尿酸增高对高尿酸血症、痛风有诊断意义。 |
47 |
尿素氮(BUN) |
尿素氮 |
用于肾功能评价,测定肾功能损害程度及估计预后。 |
16 |
肌酐(Cr) |
肌酐 |
用于肾功能评价,测定肾功能损害程度及估计预后。 |
16 |
尿酸(UA) |
尿酸 |
用于肾功能评价,测定肾功能损害程度及估计预后。 |
16 |
β2微球蛋白 |
β2微球蛋白 |
|
85 |
血清胱抑素 |
血清胱抑素 |
是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变化的理想的内源性标志物。对于糖尿病早期肾损伤及其他肾脏疾病均具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
68 |
糖尿病检查 |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
糖化血红蛋白 |
检测HbA1c对高血糖、尤在血糖和尿糖波动较大时有特殊诊断意义;反映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用于筛检糖尿病、预测血管并发症、鉴别高血糖原因,评价糖尿病控制程度。 |
105 |
胰岛素(INS) |
胰岛素 |
空腹胰岛素(INS)用于糖尿病分型诊断及低血糖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95 |
C-肽(C-P) |
C-肽 |
用于评价胰岛B细胞分泌、储备功能,可真实反映实际胰岛素水平;用于糖尿病分型诊断。降低见于糖尿病。 |
95 |
心肌酶 |
心肌酶三项 |
磷酸肌酸激酶、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 |
主要存在于心肌、脑、肝、组织及骨骼;在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损害时肌酸激酶、尤其CK-MB升高,另外,重症肺炎、心衰、尿毒症、急性颅脑损伤等均可升高。 |
68 |
磷酸肌酸激酶(CK) |
磷酸肌酸激酶 |
|
26 |
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
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 |
|
26 |
乳酸脱氢酶(LDH) |
乳酸脱氢酶 |
|
16 |
α-羟丁酸脱氢酶 |
α-羟丁酸脱氢酶 |
对急性心梗诊断特异性较高、发病12小时上升、12-21天才恢复正常。 |
32 |
(α-HBD) |
α-羟丁酸脱氢酶 |
对急性心梗诊断特异性较高、发病12小时上升、12-21天才恢复正常。 |
32 |
血沉(ESR) |
血沉(ESR) |
红细胞沉降率 |
各种炎症性疾病、组织损伤、心肝肾血液代谢疾病、恶性肿瘤等可见增快。 |
32 |
血流变 |
血流变 |
全血粘度1、全血粘度5、全血粘度30、全血粘度200、血浆粘度、血沉、压积、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全血低切相对指数、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低切还原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 |
通过检测血流动态变化,检测全血粘度等,提示血液粘滞性情况,对老年人及血管疾病人群尤为重要,是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一种辅助检查。 |
100 |
尿常规 |
尿常规 |
尿比重、尿酸碱度、尿白细胞、尿亚硝酸盐、尿蛋白质、尿糖、尿酮体、尿胆原、尿胆红素、尿隐血、尿镜检蛋白定性 |
通过尿常规检查,对泌尿系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有重要意义。尿糖检查是作为糖尿病筛查和病情判断的指标。并可观察一些全身性疾病的异常表现。以显微镜观察尿沉淀物,发现细胞、管型、结晶、细菌、寄生虫等病理成分,对泌尿系统疾病作定位及鉴别诊断、预后判断。 |
21 |
便常规 |
便常规 |
便颜色、便性状、便红细胞、便白细胞、便虫卵、便常规其它 |
对了解胃肠道及肝、胆、胰腺等器官病变;判断胃肠、胰腺、肝胆系统功能有重要价值。 |
11 |
便隐血(OB) |
便隐血(OB) |
便隐血 |
检查粪便中隐藏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的一项实验。这对检出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如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肠癌等是非常有用的。 |
10 |
乙肝 |
乙肝表面抗原(HBsAg) |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
阳性提示乙肝病毒的存在,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之一。 |
16 |
乙肝五项定性测定 |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 |
用于评价是否感染乙肝病毒和目前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同时可以了解对乙肝是否有免疫力、有无传染性、是否需要进一步深入检查及治疗。 |
74 |
乙肝五项定量测定 |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定量、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定量、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定量、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定量、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定量 |
能更准确地评价是否感染乙肝病毒和目前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同时可以了解对乙肝是否有免疫力、有无传染性、是否需要进一步深入检查及治疗。 |
315 |
病毒感染免疫检测 |
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HBV-DNA) |
乙肝病毒DNA |
乙肝病毒DNA是乙肝病毒的基因物质,也是乙肝的直接诊断证据;阳性表明乙肝病毒复制及有传染性。 |
189 |
甲型肝炎病毒抗体IgM(HAV-IgM) |
甲肝病毒抗体-IgM |
对了解有无甲肝病毒感染,有重要临床意义。 |
53 |
丙肝病毒抗体(HCV-Ab) |
丙肝病毒抗体 |
对了解有无丙肝病毒感染,有重要临床意义。 |
105 |
丁型肝炎病毒IgG抗体 (HDV-IgG) |
丁型肝炎病毒IgG抗体 |
辅助诊断丁型肝炎 |
42 |
戊型肝炎病毒IgG抗体 (HEV-IgG) |
戊型肝炎病毒IgG抗体 |
辅助诊断戊型肝炎 |
84 |
EB病毒壳抗原-IgA抗体(EB-VCA-IgA) |
EB病毒抗- |
可作为临床辅助诊断鼻咽癌的一种可靠方法,也可作为观察患者病情发展的有益指标,在临床上有较大的意义。 |
84 |
免疫检测 |
免疫球蛋白A(IgA) |
免疫球蛋白A |
检测免疫球蛋白可了解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状态。IgA用于自身免疫性、免疫缺陷性疾病,中毒性肝损伤;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检查。 |
42 |
免疫球蛋白G(IgG) |
免疫球蛋白G |
检测免疫球蛋白可了解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状态。IgG是对再次感染的免疫应答抗体;对病毒、细菌、寄生虫等都有抗体活性;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感染性、免疫增生性疾病和免疫缺陷病等鉴别诊断、疾病监控。 |
42 |
免疫球蛋白M(IgM) |
免疫球蛋白M |
检测免疫球蛋白可了解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状态。IgM是在免疫应答反应中最早出现的抗体,具有强的凝集抗原的能力。在病原体原发性感染及免疫功能紊乱时出现异常改变。 |
42 |
免疫球蛋白E(IgE) |
免疫球蛋白E |
检测免疫球蛋白可了解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状态。IgE异常与变态反应、寄生虫感染、皮肤过敏等有关;与自身免疫性、免疫缺陷性疾病、肝病、恶性肿瘤等亦有定。 |
95 |
补体C3 |
补体C3 |
辅助诊断免疫系统疾病 |
95 |
补体C4 |
补体C4 |
辅助诊断免疫系统疾病 |
95 |
感染免疫检测 |
结核杆菌抗体(TB-Ab) |
结核杆菌抗体 |
阳性表示有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
63 |
艾滋病抗体(HIV-Ab) |
艾滋病抗体 |
|
105 |
梅毒螺旋体抗体初筛(Anti-TP) |
梅毒螺旋体抗体初筛 |
为梅毒螺旋体侵入人体后出现的特异性抗体。 |
63 |
类风湿因子(RF) |
类风湿因子 |
阳性示类风湿性疾病;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某些感染性疾病也可见阳性反应。 |
63 |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
超敏C反应蛋白 |
对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预测有重要意义。C-反应蛋白也是细菌感染和严重组织损伤的一项诊断指标,其升高可见于组织损伤、细菌感染、心肌梗死及结缔组织病等。 |
95 |
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 |
抗链球菌溶血素"O" |
"ASO"或抗"0"。阳性表示受检者近期内有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常见于活动性风湿热、急性肾炎、上呼吸道感染、皮肤和软组织的感染等。 |
63 |
甲功 |
甲功三项A |
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 |
是反应甲状腺功能状态的主要指标,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功能减低等筛查。 |
189 |
甲功三项B |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 |
是反应甲状腺功能状态的指标,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功能减低等筛查。 |
189 |
甲功五项 |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甲状腺素、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 |
是反应甲状腺功能状态的主要指标,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功能减低等筛查。 |
315 |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
|
63 |
甲状腺素(T4) |
甲状腺素 |
|
63 |
促甲状腺激素(TSH) |
促甲状腺激素 |
|
63 |
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FT3) |
血清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 |
|
63 |
游离甲状腺素(FT4) |
游离甲状腺素(FT4) |
|
63 |
甲状腺自身抗体 |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 |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
|
84 |
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 |
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 |
|
84 |
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 |
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 |
|
100 |
肿瘤标志物 |
甲胎蛋白定量(AFP) |
甲胎蛋白 |
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评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卵巢、胃、胰腺癌、睾丸癌等肿瘤及肝炎、肝硬化等疾病也有异常发现。 |
63 |
癌胚抗原定量(CEA) |
癌胚抗原 |
系广谱性肿瘤标志物,对大肠癌、胰腺癌的筛查、疗效观察和预后评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胃、乳腺、肺癌等也可升高。 |
63 |
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T-PSA) |
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
|
126 |
前列腺肿瘤标志物组合 |
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
PSA对男性前列腺癌的诊断、疗效观察、评估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f/t<0.1提示前列腺癌;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可有升高。 |
252 |
癌抗原19-9(CA19-9) |
癌抗原19-9 |
CA19-9对胰腺癌、胆道肿瘤、胃肠癌等的筛查及疗效监测、评估预后有临床重要意义。急性胰腺炎、胆管炎、胆石症、急性肝炎、肝硬化等可升高。 |
126 |
癌抗原125(CA125) |
癌抗原125 |
CA125增高见于妇科及消化道恶性肿瘤如宫颈癌、乳腺癌、胰腺癌、肝癌、胃癌及肺癌等,也可见于肝硬化、肾衰、孕妇、良性卵巢瘤等。 |
126 |
癌抗原15-3 (CA15-3) |
癌抗原15-3 |
乳腺癌时可明显升高;用于疗效监测、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还可见于子宫、卵巢、肝、胰腺、结肠、肺癌等。一些良性乳腺、肝、肺疾病时可有增高。 |
126 |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 |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是一种特异性很好而且是最早用于诊断鳞癌的肿瘤标志物。对子宫颈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还可以辅助诊断肺鳞癌、食管鳞癌、头颈癌、外阴癌、膀胱癌、肛管癌、皮肤癌等。 |
126 |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对小细胞肺癌、神经母细胞瘤的早期诊断及评估预后有临床重要意义。 |
126 |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游离β亚基(Free-β-hCG) |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游离β亚基(Free-β-hCG) |
妊娠(包括宫外孕)、绒癌、葡萄胎、睾丸肿瘤,异位分泌HCG综合征(乳腺癌、卵巢癌、肠癌、胰腺癌、子宫颈癌、肺癌、胃癌) |
95 |
细胞角蛋白(Cyfra21-1) |
细胞角蛋白 |
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及评估预后,乳腺、卵巢、食道、胃肠道癌的筛查有临床重要意义。 |
126 |
癌抗原242(CA242) |
癌抗原242 |
对胰腺癌、结肠、胃、卵巢、子宫、肺癌的筛查有临床重要意义。 |
126 |
癌抗原724(CA-724) |
癌抗原724 |
CA724(胃癌抗原)是胃肠道肿瘤和卵巢癌的标志物,主要见于胃肠道、卵巢肿瘤,对胃癌、卵巢粘液性囊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敏感度较高,对胆道系统肿瘤、结直肠癌、胰腺癌等亦有一定的敏感性。 |
126 |
癌抗原50(CA50) |
癌抗原50 |
癌抗原50是一种非特异性的广谱肿瘤标志物,主要用于胰腺癌、结肠/直肠癌、胃癌的辅助诊断,其中胰腺癌病人增高最明显。 |
126 |
胃蛋白酶原二项(Ⅰ及Ⅱ) |
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PGI/PGII |
|
252 |
性激素 |
性激素五项 |
孕酮、雌二醇、促黄体生成激素、卵泡刺激素、睾酮 |
通过月经周期的不同时期监测女性激素五项,可以了解女性卵巢功能,可预测排卵,同时对女性内分泌疾病及不孕症等的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
473 |
性激素六项 |
孕酮、雌二醇、促黄体生成激素、卵泡刺激素、睾酮、泌乳素 |
通过女性激素六项检测,对女性内分泌疾病、不孕症、下丘脑或垂体病变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
567 |
孕酮(P) |
孕酮 |
|
95 |
雌二醇(E2) |
雌二醇 |
|
95 |
促黄体生成激素(LH) |
促黄体生成激素 |
|
95 |
卵泡刺激素(FSH) |
卵泡刺激素 |
|
95 |
睾酮(T) |
睾酮 |
|
95 |
泌乳素(PRL) |
泌乳素 |
|
95 |
优生优育 |
优生优育检测五项 |
风疹病毒抗体IgM、弓形虫抗体IgM、巨细胞病毒抗体IgM、单纯疱疹病毒Ⅰ抗体IgM、单纯疱疹病毒Ⅱ抗体IgM |
孕前检测是否有以下感染,风疹病毒、弓形虫、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Ⅰ、Ⅱ,这些病毒及寄生虫的感染会导致胎儿畸形、流产或早产。为优生考虑,孕前需做此项检测。 |
368 |
优生优育检测十项 |
风疹病毒抗体IgG、风疹病毒抗体IgM、弓形虫抗体IgG、弓形虫抗体IgM、巨细胞病毒抗体IgG、巨细胞病毒抗体IgM、单纯疱疹病毒Ⅰ抗体IgG、单纯疱疹病毒Ⅰ抗体IgM、单纯疱疹病毒Ⅱ抗体IgG、单纯疱疹病毒Ⅱ抗体IgM |
孕前检测是否有以下感染,风疹病毒、弓形虫、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Ⅰ、Ⅱ,这些病毒及寄生虫的感染会导致胎儿畸形、流产或早产。为优生考虑,孕前需做此项检测。 |
735 |
风疹病毒抗体IgG(RV-IgG) |
风疹病毒抗体IgG |
|
74 |
风疹病毒抗体IgM(RV-IgM) |
风疹病毒抗体IgM |
|
74 |
弓形虫抗体IgG(TOXO-IgG) |
弓形虫抗体IgG |
|
74 |
弓形虫抗体IgM(TOXO-IgM) |
弓形虫抗体IgM |
|
74 |
巨细胞病毒抗体IgG(CMV-IgG) |
巨细胞病毒抗体IgG |
|
74 |
巨细胞病毒抗体IgM(CMV-IgM) |
巨细胞病毒抗体IgM |
|
74 |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体VZV-IgG |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体VZV-IgG |
|
68 |
单纯疱疹病毒Ⅰ抗体IgG |
单纯疱疹病毒Ⅰ抗体IgG |
|
74 |
单纯疱疹病毒Ⅱ抗体IgG |
单纯疱疹病毒Ⅱ抗体IgG |
|
74 |
单纯疱疹病毒Ⅰ抗体IgM |
单纯疱疹病毒Ⅰ抗体IgM |
|
74 |
单纯疱疹病毒Ⅱ抗体IgM |
单纯疱疹病毒Ⅱ抗体IgM |
|
74 |
微量元素 |
微量元素铅 |
铅 |
定期筛查血铅,可以避免铅在体内的量超过一定水平引起对健康的危害。 |
100 |
微量元素五项 |
铁、钙、铜、锌、镁 |
通过对人体微量和常量元素的检测,了解机体微量营养素的代谢情况,对了解机体组构成分、生理功能正常与否有重要意义。 |
79 |
微量元素六项 |
铁、钙、铜、锌、镁、铅 |
通过对人体微量和常量元素的检测,了解机体微量营养素的代谢情况,对了解机体组构成分、生理功能正常与否有重要意义。 |
179 |
血型 |
ABO血型 |
ABO血型 |
血型分O、A、B、AB四型;平时作出血型鉴定是保证紧急状态下输血安全的必要措施;对遗传、法医学也有很大价值。 |
21 |
幽门螺杆菌检测 |
幽门螺杆菌抗体(Hp-Ab) |
幽门螺杆菌抗体 |
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提示既往感染过或正在感染幽门螺杆菌,它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部炎症、胃癌的发生密切关联。 |
95 |
胃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呼气试验) |
胃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呼气试验) |
14碳-尿素呼气试验阳性示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它与胃部炎症、消化性溃疡、胃癌的发生密切关联。 |
347 |
胃功能检测 |
胃泌素测定(G-17) |
胃泌素17 |
测定其中胃肠激素含量并加以综合分析从而辅助诊断胃黏膜疾病的方法,可以早期筛查出胃部疾病风险,是一项无创、无痛、安全、经济的胃病检测方法。 |
160 |
一般检查室 |
一般检查A |
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血压(收缩压、舒张压) |
通过仪器测量人体基本健康指标。例如:血压是否正常,有无体重偏低、超重或肥胖。 |
11 |
一般检查B |
|
通过仪器测量人体基本健康指标,测定身体成份中脂肪组织所占的比率。例如:血压是否正常,有无体重偏低、超重或肥胖。 |
26 |
一般检查C |
身高、体重、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腰围 |
通过仪器测量人体基本健康指标。例如:血压是否正常,腰围是否超标,有无体重偏低、超重或肥胖。 |
21 |
一般检查D |
身高、体重、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体脂肪率、腰围 |
通过仪器测量人体基本健康指标,测定身体成份中脂肪组织所占的比率。例如:血压是否正常,腰围是否超标,有无体重偏低、超重或肥胖。 |
37 |
血压 |
收缩压、舒张压 |
通过仪器测量人体基本健康指标。例如:血压是否正常。 |
5 |
内科 |
内科 |
病史、家族史、心率、心律、心音、肺部听诊、肝脏触诊、脾脏触诊、肾脏叩诊、神经反射:膝反射、内科其它 |
通过视、触、叩、听体格检查方法,检查心、肺、肝、脾等重要脏器及神经系统基本状况,发现内科常见疾病的重要征兆,或初步排除常见疾病。 |
26 |
外科 |
男外科 |
皮肤、浅表淋巴结(颈部、锁骨上、腋窝、腹股沟)、甲状腺(外科)、乳房、脊柱、四肢关节、外生殖器、肛门、直肠指诊、前列腺(外科)、外科其它 |
通过体格检查方法,检查男性外科系统(皮肤、甲状腺、骨关节、肛肠、前列腺、外生殖器)等重要脏器基本情况,发现常见外科疾病的重要征兆,或初步排除外科常见疾病。 |
26 |
女外科 |
皮肤、浅表淋巴结(颈部、锁骨上、腋窝、腹股沟)、甲状腺(外科)、乳房、脊柱、四肢关节、肛门、直肠指诊、外科其它 |
通过体格检查方法,检查女性外科系统(皮肤、甲状腺、骨关节、肛肠、乳腺)等重要脏器基本情况,发现常见外科疾病的重要征兆,或初步排除外科常见疾病。 |
26 |
耳鼻咽喉科 |
耳鼻咽喉科 |
既往史、外耳、外耳道、鼓膜、鼻腔、鼻中隔、咽、扁桃体、耳鼻咽喉科其它 |
通过对耳、鼻、咽等器官的常规器械检查,发现常见疾病。 |
11 |
听力(音叉) |
听力(128HZ音叉) |
用于初步判定与鉴别耳聋性质的比较方便、快速检查方法。 |
5 |
鼻咽镜检查 |
鼻咽镜检查 |
通过鼻咽镜检查,可以发现鼻咽粘膜有无充血、粗糙、出血、溃疡、新生物以及两侧鼻咽腔是否对称,以早期发现病变。 |
11 |
口腔科 |
口腔科 |
唇、牙齿、牙周、舌、腭、口腔粘膜、舌下腺、颌下腺、腮腺、颞下颌关节、口腔科其它 |
口腔常规检查,全面了解口腔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牙及牙周、口腔粘膜等疾病 |
26 |
眼科 |
视力 |
裸视力(右)、裸视力(左)、矫正视力(右)、矫正视力(左) |
|
5 |
视力、色觉 |
裸视力(右)、裸视力(左)、矫正视力(右)、矫正视力(左)、色觉 |
通过临床检诊,检查视功能是否正常,发现或初步排除一些常见视力等问题。 |
11 |
外眼 |
外眼、眼科其它 |
通过临床检查,检查外眼是否正常,发现或初步排除一些常见外眼疾病。 |
5 |
眼底镜检查 |
眼底镜检查 |
以检眼镜观察眼底情况,如视盘颜色大小边界形状,视网膜血管状况有无动脉硬化,黄斑部及中心凹光反射情况,视网膜有无出血渗出脱失等病变表现,诊断眼病(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视神经等病变)及发现一些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肾病、糖尿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的眼部异常。 |
16 |
非接触性眼压测量 |
左眼非接触性眼压、右眼非接触性眼压 |
用于原发性青光眼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疗法选择、疗效评价。以可控空气脉冲力测量眼压,可避免眼压计接触角膜所致的交叉感染与对角膜表面麻醉剂的过敏可能性。 |
21 |
裂隙灯检查 |
裂隙灯检查 |
通过仪器裂隙灯在强光下放大10-16倍检查眼部,可发现眼部(结膜角膜巩膜虹膜前房晶体及前部玻璃体等)组织细微病变,以及病变的层次和形态,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
15 |
妇科 |
妇科检查 |
外阴、阴道、宫颈、子宫、附件、妇科其它 |
通过各种检查了解女性生殖系统有无异常,以发现可能存在的各种炎症、肿瘤等病变。 |
26 |
白带常规 |
白带常规 |
用于检查阴道内有无滴虫、念珠菌,同时还可确定阴道清洁度,是筛查阴道炎的有效手段。 |
15 |
宫颈刮片 |
宫颈刮片 |
可以检测到宫颈病变的早期变化,是目前广泛检查子宫颈癌简便有效的筛查方法。 |
53 |
宫颈TCT |
宫颈TCT |
是子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较先进的筛查方法,并能筛查滴虫、霉菌性阴道炎及人乳头瘤病毒和疱疹病毒的感染。 |
189 |
人乳头瘤病毒分型(HPV分型) |
人乳头瘤病毒分型(HPV分型) |
直接反映人体内乳头瘤病毒是否存在,可具体判断出感染型别,为临床诊断宫颈癌提供参考。 |
368 |
超声检查室 |
腹部彩超 |
肝、胆、胰、脾、双肾 |
对人体腹部内脏器官(肝、胆、脾、胰、双肾)的状况和各种病变(如肿瘤、结石、积水、脂肪肝等)提供高清晰度的彩色动态超声断层图像判断,依病灶周围血管情况、病灶内血流血供情况-良恶性病变鉴别;判断肾动脉狭窄等 |
105 |
前列腺彩超 |
前列腺 |
在膀胱充盈时通过彩色超声仪器检查。更清晰地观察前列腺大小、形态、结构等情况,判断有无前列腺增大、囊肿、结石,恶性病变等。 |
105 |
子宫、附件彩超 |
子宫、附件 |
通过彩色超声仪器更清晰地观察子宫及附件(卵巢、输卵管)大小、形态结构及内部回声的情况,鉴别正常和异常,了解病变的性质,判别有无恶性病变,以便尽早处置。 |
105 |
乳腺彩超 |
乳腺 |
通过彩色超声仪器检查乳腺,发现乳腺增生、肿物、结节、囊肿、腺瘤、乳腺癌等病变。 |
125 |
甲状腺彩超 |
甲状腺 |
通过彩色超声仪器更清晰地观察甲状腺肿物、结节、肿大、炎症;可发现甲状腺肿、甲状腺囊肿、甲状腺炎、甲状腺瘤、甲状腺癌等疾病。 |
125 |
颈动脉彩超 |
颈动脉 |
通过彩色超声仪器采用无创性检查方法,检测颈动脉结构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形态、范围、性质、动脉狭窄程度等;早期发现动脉血管病变,为有效预防和减少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提供客观的血流动力学依据。 |
125 |
心脏彩超 |
心脏 |
超声心动图是应用超声波扫描技术观察心血管结构、血流动力学状况及心功能的一种无创伤性检查方法,它可了解心脏各组成部分的形态以及功能状态,了解心脏内畸形位置、大小、大血管的关系以及其他畸形情况和病变程度。 |
290 |
心电图室 |
心电图 |
心电图 |
通过在体表特定部位同步记录和分析心脏每一个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为心脏疾病诊断、疗效评价、预后评估提供重要的依据。 |
26 |
骨密度检查室 |
骨密度检查 |
骨密度 |
通过检查跟骨或手部骨量测定,可早期发现骨量减少及估计骨质疏松的程度,及时进行有效防治。 |
126 |
肺功能检查室 |
肺功能检查 |
|
对呼吸生理功能的基本状况作出质和量的评价;明确肺功能障碍的程度和类型;指导治疗、判断疗效、评估胸腹大手术耐受性。 |
74 |
心功能检测 |
心功能检测 |
|
|
189 |
经颅多普勒检查室 |
经颅多普勒检查 |
经颅多普勒 |
以超声波多普勒效应进行颅内血管检测,无创伤和痛苦;了解颅内及颅外各血管、脑动脉环血管及其分支的血流情况,判断有无硬化、狭窄、缺血、畸形、痉挛等血管病变。可对脑血管疾病进行动态监测。 |
273 |
动脉硬化检测室 |
动脉硬化检测 |
动脉硬化 |
早期筛查与发现动脉硬化病变,有助于发现心血管系统疾病。 |
189 |
尿TCT |
尿TCT |
尿TCT |
通过对尿沉渣的液基保存及超薄涂片等改良手段进行细胞学检查。为泌尿系肿瘤细胞学筛查及诊断方法。 |
189 |
放射科 |
胸部正位 |
胸部 |
检查心脏、两肺、纵隔、膈、胸膜,判断有无炎症、肿瘤等。 |
74 |
胸部正侧位 |
胸部 |
多方位检查心脏、两肺、纵隔、膈、胸膜,更好地发现和判断有无炎症、肿瘤等。 |
147 |
颈椎侧位 |
颈部 |
查看椎体有无增生、先天性畸形、血管有无压迫、椎间狭窄、结核、肿物等。 |
53 |
颈椎正侧位 |
颈部 |
|
105 |
颈椎双斜位 |
颈部 |
主要查看椎体有无增生、先天性畸形、血管有无压迫、椎间狭窄、结核、肿物等。 |
105 |
颈椎正侧双斜位 |
颈部 |
多方位查看颈椎,更好地发现和判断有无增生、先天性畸形、血管有无压迫、椎间狭窄、结核、肿物等。 |
210 |
腰椎正侧位 |
腰部 |
多方位查看,了解腰椎有无骨质增生、脊柱侧弯、椎间隙狭窄、骨质疏松、骨质破坏,退行性病变等异常 。 |
147 |
左侧肩关节正位 |
肩关节 |
|
53 |
右侧肩关节正位 |
肩关节 |
|
53 |
左侧肘关节正侧位 |
肘关节 |
|
105 |
右侧肘关节正侧位 |
肘关节 |
|
105 |
左侧腕关节正侧位 |
腕关节 |
|
105 |
右侧腕关节正侧位 |
腕关节 |
|
105 |
左侧膝关节正侧位 |
膝关节 |
多方位查看膝关节,了解有无骨质破坏,退行性病变、损伤等异常。 |
105 |
右侧膝关节正侧位 |
膝关节 |
多方位查看膝关节,了解有无骨质破坏,退行性病变、损伤等异常。 |
105 |
左侧髋关节正位 |
髋关节 |
|
74 |
右侧髋关节正位 |
髋关节 |
|
74 |
左侧踝关节正侧位 |
踝关节 |
|
105 |
右侧踝关节正侧位 |
踝关节 |
|
105 |
|
X光结果光盘 |
光盘 |
|
21 |
个检报告 |
个检报告 |
个检报告 |
|
免费 |
餐厅 |
营养早餐 |
营养早餐 |
|
免费 |